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恒盛娱乐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企业-米内网

发布时间:2025-09-02 20:59人气:119

  8月29日,京东健康与礼来中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与数字化服务能力,共同致力于为超重/肥胖、糖尿病及斑秃患者打造创新的一站式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持续提升患者的治疗可及性和健康管理水平。

  近日,京东健康探索研究院(JDHXLab)高级研究员杨帅在重要行业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京东健康在医疗AI领域的长期布局、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成果。作为行业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企业,京东健康正通过AI技术驱动服务模式创新,推动资源均衡分配,助力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生堂9月1日晚公告,为补充创新药研发资金及营运资金,推动广生中霖发展和在研创新药研发进程,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同意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少数股东股权对外转让及广生中霖增资扩股引入重要投资者,公司放弃优先购买权和优先认缴出资权事项。

  近日,科兴制药(688136.SH)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营收约7.00亿元,净利润8034万元,同比增长576.45%。科兴制药坚持“创新+国际化”战略布局,近两年重点打造的高品质药海外商业化平台,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势头持续火热。此外,在研产品聚焦肿瘤、免疫等核心领域,13款创新药管线颇具看点。同日,公司发布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公告。一系列举措层层递进,成为创新型跨国生物药企的“潜质”初露锋芒。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心血管病目前仍位居中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即每5例死亡中约2例归因于心血管病。七月流火,酷热难耐,夏季因心梗、脑梗等事件急诊入院的人数显著增加,甚至在某些地区形成与冬季并立的另一个高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被称为“沉默的视力小偷”——它悄悄侵蚀视网膜,早期几乎无症状,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夺走视力。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约5.89亿),其中中国患者达1.48亿,预计2050年将增至1.68亿。更令人警惕的是,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DR,而多数人直到视力明显下降时才察觉,此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近日,翰森制药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销售收入74.34亿元,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61.45亿元(+2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30年积累酝酿,翰森制药实现了向全球化创新Big Pharma的蜕变,中国创新药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医药市场,翰森制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打造了一条涵盖40余款创新药的差异化创新产品管线,同时开启向全球化跨越的发展新征程。

  日前,京东健康亮相行业重要会议,作为医药健康企业转型的首选合作伙伴,京东健康受邀出席多个论坛,并分享了近年来在儿科用药、更年期健康、肿瘤用药、减重等多个垂直领域的布局与实践。京东健康正持续深挖用户细分需求,通过服务与产品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健康解决方案,同时助力药企降本增效,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恒瑞医药(股票代码:600276.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营收、净利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创往年同期新高,业绩进入爆发增长期。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及公司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长效激励机制,恒瑞医药还同时公告将回购10-20亿元的股份,用于实行新的员工持股计划,2025年激励规模不超过1400万股。

  8月18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持续上涨,已经从今年年初的1928.46点上涨至4121.51点,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了110%。

  在政策支持与创新驱动的双重动力下,国内医药行业正加速复苏。8月18日,港股龙头药企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2025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5.7亿元,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40.2%,连续三个报告期实现双位数稳定增长

  日前,信达生物公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总产品收入超52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今年以来,信达生物新药研发进展不断:拿下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点药物及国内首个IGF-1R抗体;7款1类新药首次获批临床等。目前公司有52款新药(50款1类新药)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涵盖小分子、单抗、双抗、ADC、CAR-T等药物形式,其中6款新药已处于NDA或III期临床阶段,上市可期。

  近几年,太极集团的中成药销售持续火热,2025年Q1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首次挺进中成药TOP5集团(二级),24个品类有正增长,中药龙头实至名归。目前,集团拥有21个销售额过亿的中成药和化学药,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大卖超过10亿元,新品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上市后实现“3连涨”,品牌实力不容小觑。集团的创新成果逐步进入收获期,今年1月华盖颗粒在澳门获批,2月提交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药临床申请,意在撬开2300亿生物药市场大门。

  近期,济川药业捷报频传,公司的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合作的1类创新药济可舒(玛硒洛沙韦片)先后获批上市,自研中药1.1类新药小儿便通颗粒报产获受理。近年来,济川药业坚定践行“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持续创新研发,重磅新品获批不断,过评品种已达25个,6个产品报产在审。此外,公司大力推动产品引进,多款创新药猛攻千亿市场。

  受生活节奏加快、三餐无规律、作息日夜颠倒等不良习惯影响,我国胃病发病率正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然而,这个百亿热销市场近几年跌宕起伏,洗牌加快,2025年Q1健民药业首次升上TOP18集团,成为市场新黑马,34个中成药挺进两大TOP20榜单,华润三九、扬子江、济川、邯郸多个独家产品领先。1类新药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上市后销售暴涨,目前还有3款新药在冲刺。

  日前,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披露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医药企业已有超过100家披露业绩情况,近6成报喜。从净利润来看,CXO龙头药明康德首次突破80亿元,上海医药、新和成、恩华药业、浙江医药等创新高,昔日150亿净利润医药股止跌。从增速来看,达仁堂、步长制药、甘李药业、沃华医药等28家翻倍,9家扭亏为盈。此外,超过30家亏损,ST天圣、蓝帆医疗、达安基因等13家减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