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万众期待的#第十一批集采 药品目录终于出炉,涉及55个品种,华海药业将有9个产品迎战。7月以来,华海药业陆续迎来多个喜讯,1类新药HB0056注射液启动I期临床试验、两个新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获批上市,公司的实力正不断提升。近四年,华海药业每年均投入超10亿元用于创新研发,公司的首款生物药新药正在冲刺上市,19款新药(生+化)积极推进临床,未来可期。
创新药获批上市,是衡量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已有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同期新增1类创新药数量约20%。
第十一批集采药品名单来了!近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开展第十一批国采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拟纳入55个品种。从销售规模看,55个品种2024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合计接近440亿元,其中超10亿大品种有11个;10个品种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20家及以上,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等为主力。
7月15日,国家医保局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
日前,2025年国家医保及商保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在2020-2025年上半年,国内有56款国产中药新药(46个药品)获批上市,其中37款(32个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多款实现快速放量;30余款中成药有望参与2025年国谈,康缘、健民、人福、国药等蓄势待发。
近期,业内传出#第十一批集采 药品清单,或再有3个头孢类产品被盯上,涉及两款超10亿注射剂。前十批集采已累计有28个头孢类产品中标,涉及的19个品种2024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合计市场规模比2018年缩水超过280亿元。2025年Q1头孢类产品再有超过10%的降幅,惊现“8连跌”,齐鲁制药近几年逆势飞涨,首次挺进TOP4集团。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持续完善,群众待遇巩固提升,基金运行安全稳健,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近期,中药新药捷报频传,石家庄以岭药业的半夏白术天麻颗粒、武汉康乐药业的真武颗粒、济川药业的小儿便通颗粒先后提交上市申请获CDE受理。今年以来,国内已有14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8款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28款中药新药报产,以岭、人福、天士力发力;41款中药新药获批临床,1类新药大爆发。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为501亿元,环比增长、同比跌幅收窄。中化药TOP20品类中,免疫刺激剂、止血药和眼科用药增速高于15%,祛暑剂、健胃消食类和消肿止痛用药也有超过10%的增长。
第十一批集采药品目录即将出炉!日前流出的拟采购药品清单征求意见稿中,有2个高血压药在列,39亿大品种遭“哄抢”。此外,7个高血压药未被纳入但已满足国采入围门槛。受集采影响,近年来高血压化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持续下跌,2024年创近8年新低;TOP20产品中,“一哥”易主,这款国产新药亮了。
7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医药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日前,北京同仁堂医养与美团医药健康正式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围绕中医健康产品供给、名医专家在线问诊、中医文化推广等探索深度合作,增强中医健康服务可及性。合作启动后,北京同仁堂医养所属的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等20余家医疗机构将全面入驻美团平台。
据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Q1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市场大跌近15%,13个大类仅1个有正增长,市场陷入危机。42个品牌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独家产品占了25个,扬子江、济川、以岭、云南白药各有2个独家产品上榜。整体来看,14个品牌呈现正增长,23个品牌降幅超过10%。
近日,济川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的《受理通知书》。资料显示,小儿便通颗粒来源于名医验方,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的功效,用于小儿便秘,中医辨证属食积证者。
持续高温下,防暑祛暑药品成用户健康防护的必备物资。为助力用户健康度夏,美团买药在小暑当天上线个补血中成药火热!独家品种暴涨120%
米内网数据显示,补血中成药在近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突破40亿元大关。从品牌TOP20来看,公立医院终端独家品种暴涨120%,鲁南、太极等表现亮眼;公立基层医疗终端12个独家产品上榜,东阿阿胶的复方阿胶浆、安徽雷允上药业的再造生血片3个增速均超过50%。2019年至今,仅3款产品获批临床,其中神威药业的异功散颗粒为中药1.1类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