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乌冲突局势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 3350 枚 ERAM 巡航导弹,这一举措无疑给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火上浇油。与此同时,俄罗斯多个炼油厂接连遭受跨州打击,其能源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整个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据外媒 8 月 23 日报道,美国这一重磅军援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ERAM 巡航导弹作为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武器,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它采用了大量商用电子元件,这使得其价格相对低廉,单价仅为 30 万美元,大规模生产后甚至有望降至 5 万美元 ,但在技术参数上却毫不逊色。其射程可达 450 公里,装备有侵彻 / 爆破战斗部,能够精准地对类战略目标发起攻击,尤其是对炼油厂、铁路枢纽等关键设施具有极大的威胁性。美国计划在 6 周内将首批导弹运送至乌克兰,而这笔价值 8.5 亿美元的军购资金将由欧盟承担。
一旦乌克兰成功装备这些导弹,其军事打击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对俄罗斯西部地区形成全面威胁。从别尔哥罗德到布良斯克,从罗斯托夫到库尔斯克,俄罗斯境内众多重要地区的能源设施、后勤基地和军事目标都将暴露在乌克兰的打击范围之内,俄罗斯的战略纵深面临严峻挑战。
而在近期,俄罗斯的炼油厂成为了重点打击目标,陷入了危机之中。仅在 8 月,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坦波夫州 “德鲁日巴” 油气管道、罗斯托夫州石油产品工厂以及布良斯克州的 “友谊” 石油管道接连遭到袭击。其中,罗斯托夫州的炼油厂大火甚至持续燃烧了 4 天之久。俄罗斯媒体报道显示,这些频繁的袭击已经导致俄罗斯国内汽油出现部分断供的情况,汽油价格大幅上涨了 50 - 90 戈比,涨幅近五成 。
乌克兰如此针对俄罗斯炼油厂进行打击,其战略意图十分明显。能源出口一直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同时也是其军费的重要来源。通过打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乌克兰试图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军费支撑能力,迫使俄罗斯在战场上收缩防线,进而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策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尽管美国表面上强调不直接参与俄乌冲突,但其在背后的操纵痕迹却十分明显。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专门制定了一套 “审查机制”,明确规定乌克兰每次使用美制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时,都必须经过美国的批准。这意味着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行动实际上是在美国的主导和控制之下进行的。特朗普政府此次批准向乌克兰提供 3350 枚 ERAM 导弹,更是进一步表明美国正在推动乌克兰从防御转向进攻,试图借此削弱俄罗斯的战略纵深。
对于俄罗斯而言,目前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果选择攻击运送 ERAM 导弹的美国军火船,那么极有可能引发美俄之间的直接对抗。这不仅会导致俄乌战争全面升级为美俄战争,还会使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会借此机会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甚至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反击,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将是难以承受之重。
而如果俄罗斯选择不攻击这些军火船,那么随着乌克兰成功装备 ERAM 导弹,俄罗斯的能源设施、铁路枢纽和军事基地等将面临致命威胁。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和后勤保障能力将进一步被削弱,其在战场上的处境也会变得愈发艰难。俄罗斯的炼油厂、铁路枢纽甚至军工基地都有可能成为乌克兰导弹的攻击目标,这将对俄罗斯的战争潜力造成极大的损害。
这场由美国在背后遥控的战争,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阶段。3350 枚巡航导弹的部署,不仅改变了俄乌战场的力量平衡,更将整个冲突推向了一个可能失控的边缘。俄罗斯必须谨慎做出选择,因为其每一步行动都将对未来的战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国际社会也应密切关注这一局势的发展,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更大的冲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